秦代漆器怎样鉴定?



				
				
会舞蹈的兔子
89887 次浏览 2024-05-30 提问
138

最新回答 (4条回答)

2024-06-01 02:39:34 回答

我国考古发掘所见最早的漆器实物资料是新石器时代的。漆器就是用木料或麻布作成器胎,然后在表面上刷上漆。这种器物轻便美观,非常受古人的喜爱。

2024-06-01 02:39:34 回答

秦代漆器的装饰纹样之所以显得绚丽多彩,除与当时漆工们匠心独运外,还应与他们的用笔稳健,线条千变万化,着色富丽和谐等高超的绘画技艺分不开。通过线的刚柔强弱、轻重疾缓、浓淡干湿、转折顿挫,表现出各种物像的形态与质感。
 
    在秦代漆器的装饰画中,广泛地运用单线平涂法,但也有在平涂的漆地上不勾轮廓线的。例如有的龙纹的龙身上褐漆,足爪及翅、尾则用单线平涂法。这种单线平涂法在装饰纹样中的应用,使几何纹样有明暗之分,使花卉千姿百态,使云气纹样翻腾滚动。另有一种画法,使云龙纹、波折纹等图案,在一个平面上出现层次感。
 
    这些漆器部位装饰,也是有规律可循的。如圆盒、双耳长盒、扁壶、椭圆奁、樽和卮等器物,一般都彩绘外壁,有些圆奁和樽器内也绘有花纹。又如一些圆奁的盖内与内底也都有彩绘花纹。大部份耳杯内底也绘有花纹,盂多饰于口沿内外及外壁,少数也饰于内底。这些纹样绘制部位与布局,不仅与造型密切配合,也与漆器用途相关。说明漆器在当时社会的实用价值和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,这无不促使漆画匠师们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,使其达到更完美的境界。

2024-06-01 02:39:34 回答

和其他杂项相比,漆器不以造型和纹饰取胜,而是以工艺繁杂著称。由于作伪难度偏高,漆器赝品不是太多,然而漆器的市场价格不菲,一旦走眼就会吃亏不小,所以藏家还得小心鉴别。  辨年款识伪。因为材质的原因,传世的漆器几乎都是明清以来的作品,这些作品大多有款识,是藏家辨伪的一个重要切入点。不同时代漆器的款识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内容,包括落款的位置、排列、字体等,结合真品的款识加以比较,就可以辨别出伪款。经伪刻或改刻的款识总会留下些许疏漏,或是器具风格特点与款识不一致,或留有修补过的痕迹,漆色新旧不一致。值得注意的是,漆器改款之风自古就有,就漆器本身还得区别对待。佰利(澳门)国际拍卖有限公司,依托外滩这个上海最繁华的高级写字楼为代理处,在内地做古玩古董征集,拥有权威资质和实战经验的古玩艺术品鉴定专家常年驻坐鉴定。

2024-06-01 02:39:34 回答

1、漆器几种简便的识别方法:
  第一种方法:我们可以用手掐一下,用手掐是什么呢?用手掐就是说,可以鉴别出它漆器的时间长短,新的漆器一掐是软的,而时间长了它就有一定的硬度;
  第二种方法:们可以用鼻子去闻,就是用嗅觉的方法。漆器有一定的味道,这个大家都知道,它把这个味道去掉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,如果是新作的漆器我们用鼻子一闻就能闻出来。
  第三种方法:也是最有效的方法,那就是鉴别漆器真伪的断纹,断纹的产生是因为它的历史的时间长短。历史时间长它自然而然,随着大自然的不断的风化,它就产生它的断纹,这是鉴别漆器的一个最准确的方法。而新作的漆器有的也可以作出假的断纹,它那种假的断纹是成规律性的。而这种自然形成的断纹,它不具有规律性。新漆器物经过风吹日晒也能出现段纹,并且漆也能糟朽,但是不见木纹,而且漆味还存在,一闻即知。
  2、漆器不外乎两个方面推测其年代先后和是否伪制。这可以根据各种漆器工艺的变迁、各朝漆器特征和漆器的段纹来判断:
  唐代漆器主要是平脱、剔红,犀皮开始萌芽;
  两宋盛行一色漆器,纯黑最多,无纹饰,还有的漆器是堆漆与镶嵌、戗金与填漆相结合;宋代漆器表面乌黑而且没有光泽,上有细碎的段纹,象人手上级开的裂纹,所以叫手皴纹,又叫牛毛纹。
  元以剔红、剔犀、戗金为最精;至明清两朝各种方法齐备,以剔红用得最多,其次是雕填。
  明代漆物表面略有光泽,但仍呈灰暗,有蛇腹纹,也有手皴纹。
  清代雕漆至乾隆时代更加齐备,器物品种增多,用得最多的是蜜金铜饰,其他如画珐琅、嵌珐琅、镌玉、雕牙等也常与雕器用在同一器物上。刀工锋棱毕露,更加追求精细纤巧的效果。康熙时的漆物有光泽的多,没光泽的少,段纹与明相同,但有的毫无段纹。
  3、漆器的保养
  漆器是一种制作精美、风格独特、具有较高观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,目前收藏、拍卖行情日益看好。漆器收藏应注意对其进行有效的保养,这样才能使其长久保持艺术风采。
  漆器的胎质不同,保护的方法也不同,例如以金属为胎的漆器,胎质较为坚固,不易损坏,所以对这类漆器以保护漆层为主。以木、竹为胎的漆器,不仅要注意保护漆层,还要注意保护胎体。
  漆器在收藏时应注意避免阳光曝晒、烟熏,收藏室的湿度和温度不宜急剧变化,避免忽干忽湿,最好把漆器放在温度和湿度比较恒定的房中。许多制作精美的古代漆器,即使长期埋藏在潮湿的地下或干燥的沙漠中,也能保持光艳如新,但出土后会因环境湿度变化大而出现变形、变色等现象。这是因为空气过于干燥,漆器容易发生断裂,湿度过大,则易出现变形和脱漆。
  收藏时应特别注意,不要把漆器放得离地太近,也不要把其放在铺设海绵的地上,因为地上湿气大,海绵的吸水力又比较强,久置于地易使器物发霉脱漆。
  在移动漆器时应轻拿轻放,注意不要与坚硬、锐利的物体碰撞或摩擦,避免剧烈的震动。因为有的漆器在地下埋藏千年,胎质易变得疏松,稍不注意,就会损坏。同时,盐、碱等物质对漆器有一定损害,要注意远离这些东西。
  漆器的收藏还应注意防尘。如果有灰尘积淀,可用鸡毛帚和柔软的毛刷轻轻清理,或用棉纱布擦拭。如果器物表面沾上污垢,可用洗涤剂清洗或用棉纱布蘸上少许食用油轻轻擦拭。

相关问题

页面运行时间: 0.047959089279175 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