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瓷香炉怎么鉴定?



				
				
竹径通幽处
66717 次浏览 2024-05-29 提问
147

最新回答 (3条回答)

2024-05-31 16:32:37 回答

由于汝瓷的存世量相对较少,所以见过汝瓷的人就更少。能上手研究的人就更少。但也不像某些专家说的那样玄乎,“目前有一个统计数据比较可靠,说全世界有记录数据可查的汝窑大约67件,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,汝窑大部分都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,可供你收藏的机会微乎其微”。事实并非如此,民间搞汝瓷收藏的人并非寥寥无几。  识别汝瓷并不难。因为每个窑口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。就宋代五大名窑来说吧,在五大名窑中就定窑生产白瓷为主。其余四窑均为青瓷。定窑除生产白瓷外,还兼烧酱釉,黑釉,绿釉及白釉刻花器。胎料加工精细,胎质坚硬细密,胎质洁白,造型端秀,亭亭玉立,蜡泪痕,竹丝刷纹是其独有工艺特征。钧窑主要特征是胎体坚实厚重,其突出成就就是在釉里掺有铜氧化物,并用还原焰烧出迅丽多彩窑变釉色。哥窑具有造型古朴典雅的高古之气,胎色深,紫口铁足合金丝铁线开片的特征,有别它窑。官窑的胎土淘洗极为精细,由于胎泥中掺有紫金土的比例不同,所呈现的胎色深浅也不同。有紫黑、紫灰、黑褐、黑灰、深灰、浅灰等浓淡不一。釉色釉天青、粉青、月白、灰青、米黄色等。由于是多次施釉,其釉层比其它窑口要厚。釉质格外莹润,釉面湿透,有玉质感。开片有两种,一是大而稀疏层色较深,二是小而纤细,开片线的颜色有黑红两种。官窑器以釉色和器型取胜,紫口铁足也是其独有特征。          汝窑供御器的造型极为丰富。主要器型有出戟尊、双龙尊、象耳尊、胆式瓶、纸缒瓶、象耳瓶、玉壶春瓶等。洗类有:三足洗、卧足洗、圈足洗、花口洗、菱形洗、荷叶口洗、葵花口洗等。另外还有水仙盆、鼎式炉,各式万、盘、碟、壶、香炉、以及各式佛头像等不下百余种。胎质细腻呈香灰和白胎。一般都在严格控制的还原气氛中烧成。烧成温度较低,约在1150度左右。由于胎末没完全烧结,故釉色大多失透。也有较光亮的,一般釉层相对适中,施半乳烛釉,烧成温度少高,质感类似青玉。成器大多显得文静淡雅含蓄而少火气。  最常见的釉色釉天青、粉青、鸭蛋青、豆青、月白等,纯正的天蓝色少见。因此,有天青为上,粉青为贵,天蓝弥足珍贵之说。器表纹线细弱蚕丝隐约可见。常见的纹线有牛毛文,蟹爪纹、柳叶纹、以及层层叠叠的鱼鳞片纹。(格古要论)说:“汝窑出汝州,宋时烧成淡青色,有蟹爪纹者真,无纹者优好”。        釉中掺有玛瑙釉粉,成器釉质晶莹润泽。釉下气泡亮若明星。用高倍放大镜观察,釉中气泡周围闪现出玛瑙结晶体,呈红、蓝宝石粉末状亮点。若在阳光下通过折射原理,对准焦点后,就会出现惊人的奇观,釉内散布微弱的红斑犹如蓝天彩虹,酷似晓月初升,犹如夕阳晚霞,酷似**腾空,各种奇景异彩,美不胜收,可谓汝瓷一绝。  汝瓷的另一个特征,既是胎土中含有微量铜元素,迎光细看,胎体微微泛红,与青色釉面交汇相映,耐人寻味。这是仿品所没有的特征。  汝窑有别它窑的最大特征,还在于器物满釉裹足、支烧、芝麻钉痕及香灰白胎。        清代,有景德镇仿汝瓷器的出现,但仿品的胎色是白胎而香灰白胎。而由于白胎仿品不含铜元素,所以迎光看不到粉红色。造型也缺乏宋代古雅风格。这些特征在我们识别汝瓷时应牢牢记住。

2024-05-31 16:32:37 回答

润、白里泛青。玲珑瓷:瓷里显现透亮釉纹图案,精巧细致,玲珑剔透、碧绿透亮。高温颜色釉瓷:釉面如镜,五彩缤纷,犹如朝霞、彩虹,美不胜收。粉彩瓷:画底有层玻璃白,画浮玻璃上,色彩丰富,“脂粉”柔和,纹样凸起,立体感强。新彩瓷:彩料直接附着瓷面,料薄而鲜艳明快,画面明亮逼真、生动自然、不脱落褪色。2、理化指标。瓷体吸水率不大于05%。热稳定性:(指餐饮器皿)从160℃至20℃热交换一次不裂。铅、镉溶出量:铅溶出量不大于10mgL  ,镉溶出不大于02mgL。显微结构游离石英含量8至22%,莫来石含量20至30%,玻璃相含量为50至60%。专用标志在景德镇瓷器原产地域范围内不知

2024-05-31 16:32:37 回答

鉴别容易,因为汝官窑瓷玛瑙末为釉。研究难,因为没有上手的机会。而陶瓷鉴定的基础就是对比,没有上手认真仔细研究过宋代汝官窑瓷实物的人,如何能够区分真伪呢?保管在世界各地博物馆,以及私人收藏家手中的汝窑珍宝,谈何容易能到鉴定家手中供你研究!就是博物院工作的研究员,也只不过比平常人多一点机会隔着玻璃看看柜子内陈列的汝窑珍宝。玛瑙末为釉的效果,汝瓷釉厚,古人说如“堆脂”尤其在口沿处釉厚而不流动

相关问题

页面运行时间: 0.069883108139038 秒